admin 发表于 2020-8-3 10:10:04
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关于道教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几点思考
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关于道教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几点思考
(作者长虹大师,茅仙洞道教协会秘书长)

   《道德经》第十四章说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”意思是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,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,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。

    一、道教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贡献

   首先我们要回顾过去,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中华民族人文过程中的作用,上至帝王将相,下至普通百姓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。鲁迅曾经说过“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”,讲道理、走正道,这里的道都是道教的道字,教师讲师道,经商讲商道,帝王将相将相则讲帝王之道、为官之道,这都是直接受道教文化影响的结果。另外道教的正月十五上元节、七月十五中元节等都已经成为传统的民俗节日,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。中华民族的亿万同胞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,以黄帝为华夏儿女的人文始祖。道家始源于黄帝,弘扬于老子,成教与张道陵天师。这是中国悠久历史所铸成的牢固的民族信念。道教曾为这一信念在历史上的形成与确立,起到过积极的作用,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。

    二、道教对促进民族融合的贡献

   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,其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,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各民族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纽带。道教在促进民族融合,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,是起了积极作用的。众所周知妈祖、保生大帝、玄天上帝信仰也在中国与台湾省,与海外华侨同胞之间广泛流传,在这里,道教信仰变成了台湾省同胞思乡归根的叮咛!

    三、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多方面影响

    老庄思想、岐黄之术对中国思想文化,科学技术,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譬如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,二十四节气,最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为淮南留下了相当丰富且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在民俗方面压祟钱,端午节,中元节,道教对中国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。其实在不知不觉中,道教文化已经刻在中国人思想深处,参与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。

    四、关于道教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几点思考

   首先要道教教职人员的与时俱进,坚持以人为本。当前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:一是道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;二是加强道风建设,树立良好形象。

   二是要道教教义思想的与时俱进。道教界应及时对教义思想作出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,在继承传统教义思想的基础上,增添新的时代内涵,阐扬新的时代精神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。道教的核心教义:修心养性,尊道贵德、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为国救民,为在忠孝。正直代天行化,慈祥为国救民!

   三是要道教教规戒律的与时俱进。《道德经》第十四章说: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”如何理解“古之道”?“古之道”,乃亘古不变的原理、原则,而不是任何具体的教规教制。因此,不能以“执古之道”为理由,来反对调整教规教制中一些具有鲜明历史性的内容。任何典章制度都有其时代性,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时代。同理,祖师高道制定的教规教制,也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,当今时代也应重新进行梳理和修订,跟上时代要求,有利适应社会新时代。

    四是要道教信仰实践的与时俱进。根据信教群众变化了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需求,对道教的宗教信仰实践进行改良,去除或调整同现代生活、现代文明不适应的宗教仪式和习俗。文明敬香、合理放生。不求保佑,依神教化。改变“神仙有术,黄老不彰”的印象,坚持正信,与“怪力乱神”保持距离。

   五是要道教宫观建设的与时俱进。传统的执事制度与现代民主管理相结合。宫观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加强财务管理。管委会定期向宫观常住道众报告工作,重大问题须经常住道众民主讨论。创建神圣道观、文化道观、文明道观、生态道观。

    六是要服务社会方式的与时俱进。从信仰服务扩大到伦理教化、文化建设、慈善事业、生态环保、医药养生等方面。道观应成为一个“劝善”并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挖掘道教专有的医药养生资源的场所。道观应积极参与慈善事业。大力宣传道教的生态环保理念,并积极予以实践。

   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,仅供各位参考。道教适应新时代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,只有积极行动起来,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    谢谢大家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关于道教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几点思考